2005年,一個網名【雪亮軍刀】的人在天涯【國際觀察】版面上發帖預測2030年中國GDP將超過日本。而另一個名叫【海木石】的網友發帖進行反駁。下面給出原文網址:
驳雪亮軍刀“中國GDP2030年超過日本”論
聯想起當下的形勢,作者對中國經濟的憂患論述倒是不無可圈可點之處,只是標題實在讓人啼笑皆非。45萬的點擊量、3800多回帖,時隔7年依然不時引網友回帖感慨,令這篇帖子充滿了奇異的生命力。引某網友回帖說,雪亮軍刀預測2030年GDP超越日本,在當時已經是非常大膽的想法,今天看來依然是太過保守了。
最近十多年中國經濟規模的急劇膨脹超過了多數人的想象,人的思維觀念跟不上形勢,政府的執政能力也跟不上形勢,周邊鄰國的反應也跟不上形勢。談起國勢的興衰更替,中國歷史上從不缺乏令人瞠目結舌的離奇變化,武斷的預測易招致恥笑。下一個十年,中國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想來預測嗎?還是謹慎爲妙。
以下貼出海木石的全文,僅供參考:
閒暇無事,游至強國,不想偶見軍刀兄的眾多佳作,煞是驚奇。更見“核飛機”的對閣下瘋狂崇拜,狐疑頓生。想當世中國,正處於風起雲湧的變革時代,出一二如麥金德、馬漢、布熱津斯基此類的大師也未可知。興致所至,點開一文,其名曰:駁聯合光子的《中國和日本的真實差距》。其文簡練,詞句順達,觀點也頗有新意,只是情感有餘,理性不足。現特對其中一觀點進行探討,以使大家有所進益。
為了證明中國的GDP可以超過日本,軍刀兄在文中有這樣的一段論述:根據年增長率來計算,我拿日本目前GDP4.6萬億美元和中國GDP1.4萬億美元,及我在網上查到的,日本年增長2003、2004年度實際GDP分別為+0.2%和+0.9%(日本大和證券數字)和保守下調後的中國年增長7%的資料計算,中國的經濟總量有希望在2030年前後追平日本。(當然,此計算方法將有些中國傻比非得為日本GDP增長做貢獻的因素排除在外)
論證引用了大量的資料,也有很多出處,看似邏輯嚴整,其實漏洞多多。的確,按照目前各自的增長速度,中國在2030年超過日本的GDP也許不是什麼難事。但是,軍刀兄似乎忘記了一個根本的前提:就是中國必須保持現在的增長速度,而日本則必須繼續“沉睡在失去的十年”中。我們姑且不論日本現在的經濟復蘇和以後可能出現的經濟高增長。就說我們中國有什麼條件繼續保持現在的增長速度。
首先,政權合法性危機可能損害中國的社會和諧,給經濟發展帶來威脅。合法性一般就是指廣大民眾對政府統治的認可度,其類型一般有:繼承合法性(如英國、沙特、挪威等君主國家)、選舉合法性(如美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等民主國家),革命合法性(如前蘇聯、東歐等一些社會主義國家)。
那麼中國的合法性在那裡呢?解放後至解放初似乎是革命合法性,是我們的党帶領廣大人民奪得了政權,當然是她坐江山了。但是自文革的夢魘破滅後,革命合法性危機開始蔓延,直到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於是中國又開創了一種新的統治合法性:經濟增長合法性。
有相關專家說,要保持中國的穩定,即要保證不發生大的社會事件,中國的經濟增長至少要保持在7%以上。也就是說,7%是保持中國穩定的底線了。現在政府在制定年度經濟增長目標時,7%是最抵標準。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這些年來,社會矛盾重重,底層的不滿不斷積壓,之所以還沒有爆發出來,主要原因可能就是中國還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廣大民眾在80年代提出的“部分人先富,先富帶動後富”的口號中還看到了希望。我們不能想像,一旦中國的經濟增長減速,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會降低,中國會出現一個什麼樣局面。
其次,中國的政治體制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日本雖然還沒有建立向美國那樣穩定的民主政體,但其現代憲政體制基本成型,並逐漸穩固。而縱觀中國的政治體制,和東南亞軍人威權政體似乎並無二至。黨內民主是累聲大雨點小,黨政分開了無聲息,普選更是天方夜譚,黃粱一夢。
早在80年代末,改革開放的導師鄧小平就睿智地指出,經濟改革必須要以政治改革為先導,政治改革不能推進,經濟改革也必然會出現問題。如今,中國的漸進改革逐漸步入了深水區,如國有企業改革走入四胡同,銀行呆壞帳、股市的疲軟,私營企業資本原始積累中產生的罪惡,農業的頹廢以及政治精英和經濟精英的聯姻等將似乎證明了中國經濟改革的不歸路。
因為追究深刻根源,最終都和政治上的腐敗和權力的集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政治改革不推進,中國的經濟改革不會有出路。拉美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在上世紀80年代,以巴西、阿根廷為代表的拉美的經濟高速增長,但是,冷戰後,由於金融危機和政權更迭頻繁的雙重困擾,拉美經濟最終在衰退中沒落,倒退了幾十年。
由於中國人口多,社會複雜,由於改革的分化,中國的階層逐漸明顯,階層衝突也不斷,給社會的穩定帶來了很大威脅。由於黨的嚴密控制,中國社會現在短期內還不會出現和我們黨對抗的政治力量,包括政黨、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的民間組織。但是,歷史證明,暴民的破壞性遠遠大於有組織的政治力量對政權的破壞和衝擊。目前,中國社會中不公正的現象普遍存在,存在著想民工、下崗工人、愛滋病患者、媒礦工人、農民以及城市中底層的若是群體的大量層在,日益喚醒了他們的憤怒,社會的不正義感普遍加強,加上民族分裂分子、國際霸權主義等一些消極因素的存在,政治的穩定受到極大威脅。
我們也許有一種錯覺,革命的時代過去了,但我們卻應該記住,法國大革命,俄國十月革命等歷史風暴都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爆發的!我們現在也許不是遠離了革命,而是離他更近了。而這樣的事件發生在日本的可能性遠遠小於中國。中國不進行政治改革,趕超日本只是癡人說夢。所以中國即使真的趕上了,我們是否也應該懷疑其品質。
再次,中國粗放型的增長方式是必將遇到瓶頸,最終停滯。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中國現在的不是發展挺快的嗎?也似乎沒有絲毫減速的跡象。的確,中國發展很快,也沒有衰退的跡象,世界對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日益認同就是一個重要證明。然而,我們要看到,中國的增長方式是以什麼得來的。除了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廉價勞動力外,中國增長的另一個秘訣就是高能耗:據相關統計,每生產一美圓的產值,中國的能源耗費量是日本的20多倍,是美國的十多倍。這意味著什麼?就是說,中國的GDP雖然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但中國每年消費的石油、煤炭、天然氣,砍伐的森林、用的淡水、電力平均是日本的5倍多。
中國人似乎對數字有著天生的敏感,也有著天生的喜愛。當中國人在以成為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過為榮時,日本人在竊笑;當中國在為石油輸出源而忙得焦頭爛額時,日本人在狂喜。因為他們知道,常此以往,中國必將達到增長的極限,最終走下坡路,因為世界沒有一個源頭可以滿足第二個美國——中國增長的能源需求。此外,中國增長對生態的破壞就更是觸目驚心、痛心疾首,這裡就不必多說了。
此外,中國增長的風險還來自於戰爭問題的困繞(如臺灣問題,朝鮮問題,南海問題等)、經濟理論的貧乏、技術創新的制約、經濟結構的傳統、現代社會公民素質的缺乏和人文觀念的建構,這裡就不必多說了,下回分解吧!總而言之,中國的確有趕超日本的可能,但可能有多大,就要看其增長的前提是否穩固了,看完之後,大家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假設前提(即社會繼續保持和諧,政治穩定)是否還存在?
以上是在下的一點初知拙見,不有不當之處,歡迎探討!!!
為了證明中國的GDP可以超過日本,軍刀兄在文中有這樣的一段論述:根據年增長率來計算,我拿日本目前GDP4.6萬億美元和中國GDP1.4萬億美元,及我在網上查到的,日本年增長2003、2004年度實際GDP分別為+0.2%和+0.9%(日本大和證券數字)和保守下調後的中國年增長7%的資料計算,中國的經濟總量有希望在2030年前後追平日本。(當然,此計算方法將有些中國傻比非得為日本GDP增長做貢獻的因素排除在外)
論證引用了大量的資料,也有很多出處,看似邏輯嚴整,其實漏洞多多。的確,按照目前各自的增長速度,中國在2030年超過日本的GDP也許不是什麼難事。但是,軍刀兄似乎忘記了一個根本的前提:就是中國必須保持現在的增長速度,而日本則必須繼續“沉睡在失去的十年”中。我們姑且不論日本現在的經濟復蘇和以後可能出現的經濟高增長。就說我們中國有什麼條件繼續保持現在的增長速度。
首先,政權合法性危機可能損害中國的社會和諧,給經濟發展帶來威脅。合法性一般就是指廣大民眾對政府統治的認可度,其類型一般有:繼承合法性(如英國、沙特、挪威等君主國家)、選舉合法性(如美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等民主國家),革命合法性(如前蘇聯、東歐等一些社會主義國家)。
那麼中國的合法性在那裡呢?解放後至解放初似乎是革命合法性,是我們的党帶領廣大人民奪得了政權,當然是她坐江山了。但是自文革的夢魘破滅後,革命合法性危機開始蔓延,直到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於是中國又開創了一種新的統治合法性:經濟增長合法性。
有相關專家說,要保持中國的穩定,即要保證不發生大的社會事件,中國的經濟增長至少要保持在7%以上。也就是說,7%是保持中國穩定的底線了。現在政府在制定年度經濟增長目標時,7%是最抵標準。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這些年來,社會矛盾重重,底層的不滿不斷積壓,之所以還沒有爆發出來,主要原因可能就是中國還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廣大民眾在80年代提出的“部分人先富,先富帶動後富”的口號中還看到了希望。我們不能想像,一旦中國的經濟增長減速,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會降低,中國會出現一個什麼樣局面。
其次,中國的政治體制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日本雖然還沒有建立向美國那樣穩定的民主政體,但其現代憲政體制基本成型,並逐漸穩固。而縱觀中國的政治體制,和東南亞軍人威權政體似乎並無二至。黨內民主是累聲大雨點小,黨政分開了無聲息,普選更是天方夜譚,黃粱一夢。
早在80年代末,改革開放的導師鄧小平就睿智地指出,經濟改革必須要以政治改革為先導,政治改革不能推進,經濟改革也必然會出現問題。如今,中國的漸進改革逐漸步入了深水區,如國有企業改革走入四胡同,銀行呆壞帳、股市的疲軟,私營企業資本原始積累中產生的罪惡,農業的頹廢以及政治精英和經濟精英的聯姻等將似乎證明了中國經濟改革的不歸路。
因為追究深刻根源,最終都和政治上的腐敗和權力的集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政治改革不推進,中國的經濟改革不會有出路。拉美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在上世紀80年代,以巴西、阿根廷為代表的拉美的經濟高速增長,但是,冷戰後,由於金融危機和政權更迭頻繁的雙重困擾,拉美經濟最終在衰退中沒落,倒退了幾十年。
由於中國人口多,社會複雜,由於改革的分化,中國的階層逐漸明顯,階層衝突也不斷,給社會的穩定帶來了很大威脅。由於黨的嚴密控制,中國社會現在短期內還不會出現和我們黨對抗的政治力量,包括政黨、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的民間組織。但是,歷史證明,暴民的破壞性遠遠大於有組織的政治力量對政權的破壞和衝擊。目前,中國社會中不公正的現象普遍存在,存在著想民工、下崗工人、愛滋病患者、媒礦工人、農民以及城市中底層的若是群體的大量層在,日益喚醒了他們的憤怒,社會的不正義感普遍加強,加上民族分裂分子、國際霸權主義等一些消極因素的存在,政治的穩定受到極大威脅。
我們也許有一種錯覺,革命的時代過去了,但我們卻應該記住,法國大革命,俄國十月革命等歷史風暴都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爆發的!我們現在也許不是遠離了革命,而是離他更近了。而這樣的事件發生在日本的可能性遠遠小於中國。中國不進行政治改革,趕超日本只是癡人說夢。所以中國即使真的趕上了,我們是否也應該懷疑其品質。
再次,中國粗放型的增長方式是必將遇到瓶頸,最終停滯。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中國現在的不是發展挺快的嗎?也似乎沒有絲毫減速的跡象。的確,中國發展很快,也沒有衰退的跡象,世界對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日益認同就是一個重要證明。然而,我們要看到,中國的增長方式是以什麼得來的。除了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廉價勞動力外,中國增長的另一個秘訣就是高能耗:據相關統計,每生產一美圓的產值,中國的能源耗費量是日本的20多倍,是美國的十多倍。這意味著什麼?就是說,中國的GDP雖然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但中國每年消費的石油、煤炭、天然氣,砍伐的森林、用的淡水、電力平均是日本的5倍多。
中國人似乎對數字有著天生的敏感,也有著天生的喜愛。當中國人在以成為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過為榮時,日本人在竊笑;當中國在為石油輸出源而忙得焦頭爛額時,日本人在狂喜。因為他們知道,常此以往,中國必將達到增長的極限,最終走下坡路,因為世界沒有一個源頭可以滿足第二個美國——中國增長的能源需求。此外,中國增長對生態的破壞就更是觸目驚心、痛心疾首,這裡就不必多說了。
此外,中國增長的風險還來自於戰爭問題的困繞(如臺灣問題,朝鮮問題,南海問題等)、經濟理論的貧乏、技術創新的制約、經濟結構的傳統、現代社會公民素質的缺乏和人文觀念的建構,這裡就不必多說了,下回分解吧!總而言之,中國的確有趕超日本的可能,但可能有多大,就要看其增長的前提是否穩固了,看完之後,大家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假設前提(即社會繼續保持和諧,政治穩定)是否還存在?
以上是在下的一點初知拙見,不有不當之處,歡迎探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