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
一、選題及其意義
選題:《羅澤南及其弟子與近代湖南紳士社會》
意義:研究近代湖南紳士社會是解開中國近代史基本問題的一把鑰匙。而研究羅澤南及其弟子是研究近代湖南紳士社會的一個很好切入點。
其中的歷史邏輯可以簡述如下:
晚清七十年是一種舊的文明體系在西方文明衝擊下逐漸走向沒落甚至解體的時期。隨著科舉制的廢除、滿清帝制的崩潰、宗族社會及紳士階層的解體、西方化的加深,中華文明作為一種曾經獨立的文明體系不復存在,現存中國文化成為西方現代文明支配下的全球文明裡的一個地域文化,與其他地域文化一樣,日益喪失其獨立性、獨特性。
明清紳士階層是這種舊的文明體系的主要社會支柱之一。在面臨西方文明衝擊的時候,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特質無論是危機憂患意識,或救亡圖存觀念,還是麻木不仁、自欺欺人、虛驕自大種種傾向都是值得玩味的。而且,當他們作為一個社會階層不復存在以後,他們的精神氣質依然可能對後世革命者產生一些影響。(如日本武士階層和武士道思想對軍國主義者的影響)
湖南紳士階層在近代中國紳士階層中佔有重要地位。從嘉道經世思潮、到湘軍崛起、再到戊戍維新和清末新政,湖南紳士階層均扮演了重要角色,顯示他們既是傳統體制的忠實擁躉,又具有特別的活力和危機憂患意識。
研究湖南紳士階層繞不開湘軍崛起這一話題。羅澤南及其弟子在湘軍集團中具有特殊地位。他們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特點:
1)他們和曾國藩一樣,絕大多數都是湘鄉縣人,並且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以前,就已經形成了一個以羅澤南為中心、以姻親和師徒關係為紐帶的頗具危機意識的士人群體。
2)他們本身也是湖南下層紳士階層的一部分。(其中有些人儘管沒有紳士功名,但他們的父輩往往是秀才或舉人出身,而且非常敬重羅澤南)
3)他們是程朱理學的最忠實信徒,是理學中的“原教旨主義者”。
4)他們帶領的軍隊是早期湘軍的核心和中堅力量。而且早在曾國藩奉旨辦團練以前,他們已經開始自發地組織起武裝力量,保護縣境,鎮壓農民造反。他們帶領的部隊是湘軍中軍紀最嚴明的,戰鬥力最強的,也是最富理學特色的。打仗時他們往往身先士卒,視死如歸。這與湘軍後期普遍的軍紀敗壞(如曾國荃吉字營、鮑超霆字營)形成鮮明對比。(羅澤南及其弟子大多活躍在湘軍前期,中期以後其主要核心人物如羅澤南、王錱、李續賓、劉騰鴻、李續宜等等相繼戰死或病故)。
總之,羅澤南及其弟子在湘軍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研究羅澤南及其弟子是解讀湘軍和近代湖南紳士社會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二、先行研究狀況
近代紳士社會,似乎是近代史研究的一大熱點,在CNKI上與“紳士”相關的論文有數百篇之多。在這一領域最重要的專著,我以為當屬張仲禮的《近代紳士》一書,書中採用大量晚清地方誌史料,進行繁瑣的數學統計,其治史方法令人嘆服。
此外,CNKI上有十多篇論述近代湖南紳士社會的論文。
關於湘軍歷史,羅爾綱《湘軍兵志》一書主要介紹了湘軍的組織訓練方法。該書對許多重要問題作了精闢的考證,對於今後湘軍歷史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裡對湘軍歷史尤其是左宗棠西征有比較詳細和客觀的介紹;
茅海建老師的《苦命天子》一書對湘軍也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厘清了以咸豐帝為首的滿清政府與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集團之間關係的磨合過程;
此外,天涯社區網友譚伯牛的力作《戰天京-晚清軍政傳信錄》一書筆調生動、考證大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但說起完整全面地研究湘軍歷史的專著,當屬龍盛運的《湘軍史稿》,這是瞭解湘軍歷史的最重要的入門書籍。
關於羅澤南及其弟子,目前研究較少,在CNKI上可找到十幾篇相關論文,大部分是對羅澤南理學思想的介紹,其中以北師大女博士張晨怡的研究比較突出。有少篇論文涉及羅澤南幾位弟子,多拘囿于對其生平事蹟的介紹。
三、歷史材料
羅澤南及其弟子相關史料:
錢基博《近百年湖南學風》(內含《羅澤南•李續賓•王錱》一章);
李肖聃《湘學略》(內含《羅山學略》、《羅山弟子錄》);
梅英傑《湘軍人物年譜》(內含《羅澤南年譜》、《王錱年譜》、《李續賓年譜》);
《羅忠節公遺集》、《王壯武公遺集》、《李忠武公遺集》等;
其他湘軍史料:
王闓運《湘軍志》、王定安《湘軍記》、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朱孔彰《中興將帥別傳》;
晚清湖南地方誌(主要有《光緒湖南通志》和《同治湘鄉縣誌》等)、郭嵩燾等《湖南褒忠錄》、鄧顯鶴《沅湘耆舊集》;
清人筆記(如李伯元《南亭筆記》、薛福成《庸庵筆記》、張集馨《道鹹宦海見聞錄》、趙烈文《能靜居士日記》等);
《曾文正公全集》、《左文襄公書牘》、《駱文忠公自訂年譜》以及沈雲龍《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中的其他相關史料。
近代紳士史料:
這部分當依據晚清地方誌和文人筆記綜合研究,原始史料不勝枚舉,僅列出研究專著。
張仲禮《近代紳士》(正是這本書激起了我對近代紳士社會的濃厚興趣)
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這本書對近代紳士社會有比較精彩的見解。)
王先明《近代紳士 ——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
四、學習和研究計畫
近期計畫(約一年時間):
研究羅澤南及其弟子在湘軍中的作用。主要圍繞以下問題展開研究:
1)、為什麼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出現在湘鄉縣?(分析他們出生的社會土壤,以及這種社會土壤與全國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
2)、他們出身於什麼樣的人家?(主要分析父祖輩的社會地位及社會關係,回答他們與紳士階層的關係)
3)、他們的精神信仰是什麼?(回答他們與理學基本派別的關係)
4)、他們在湘軍崛起過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他們在湘軍集團中是否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對湘軍的崛起是否具有決定性或示範性作用)
中期計畫:
以上一期研究為基礎,綜合研究整個湘軍集團與當時湖南紳士社會的關係。
遠期計畫:
跳脫湘軍時代的樊籬,綜合研究整個晚清時代的湖南紳士社會(包括洋務運動、戊戍維新、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時期),進而展望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中共內部有大批軍政領導人來自湖南,有必要探究他們與晚清湖南紳士階層是否存在一定淵源關係)
北京大學史學研究生面試,要求考生預先提交一份《研究意向書》。這是我當年提交的文件。本是想拜茅海建爲師研究晚清史,可惜自身學術根基太淺、又非科班出身,未能通過面試。當時茅海建老師正在日本遊學,故面試时並未謀面。但有幸一睹羅志田、杨奎松兩位大家的風采,如今回想似夢一场。 杨奎松老師在郵件中熱心答疑,令我感佩莫名。
相關文章:
舊文集錄序
2 条评论:
北大沒能收到歐陽君這樣的誠意向學之門徒,不是不損失的。
心中還有熱情就好,學問哪裡都可以做。與歐陽君共勉。
我也是自幼喜歡文史,現在卻在 IT 業謀生。同行握手。
寧寧,
治學本清苦,我未必耐得住那份寂寞。想來落榜也不是什麼壞事,享受平淡生活,作為業餘愛好也不錯。謝謝來訪,與君共勉!
发表评论